隨州日報訊(特約記者程淇、通訊員周春曉、任韻潔)“多虧了你們對接,節省了公司很多時間精力。”近日,已完成16條異地處罰信用修復的廣水市聚億萊貨運部負責人感慨。
信用是市場秩序的“壓艙石”,是城市發展的“軟實力”。近年來,廣水市構建“事前承諾、事中監管、事后修復”全鏈條信用管理體系,以制度創新激活信用價值,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堅實保障。
“一諾即辦”減負擔。該市聚焦企業辦事堵點,推行“信用+審批”模式。在市場準入、資質審批等高頻事項中,企業簽署信用承諾書后,可當場獲取審批結果,無需重復提交證明材料,審批效率提升70%以上。所有承諾信息實時歸集至信用信息服務平臺,自動關聯企業信用報告,讓“輕承諾、重兌現”成為企業共識。2024年以來,該市累計報送信用承諾數據7萬余條。
“分級施策”提效能。該市建立“信用評價—分類監管—聯合獎懲”聯動機制。定期推送國家公共信用信息綜合評價結果,為開展重點領域分級分類監管提供參考。將評價結果深度融入市場活動,守信企業優先獲得信貸支持、政策扶持等發展紅利,失信主體依法限制參與招投標及政府采購。通過信用等級與監管措施動態匹配,構建“守信暢行無阻、失信寸步難行”的市場治理新生態。
“容錯糾錯”促提升。廣水市全力推進信用修復工作,為失信企業提供信用重塑的便捷路徑。企業在履行完相關處罰、提交信用承諾書等修復材料后,即可完成信用修復,消除失信影響。針對高頻失信行為,廣水市發改局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清理,對列入高頻失信清單企業,主動聯系對接,全程指導其完善修復材料、落實整改要求,精準幫扶企業掃清修復障礙。截至目前,該市被列入高頻失信的企業已全部完成修復并退出清單。
(責任編輯: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:0722-331892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