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州日報訊(通訊員熊仕偉)近日,因病到隨州市中心醫院住院一周的章大爺,在康復后辦理出院時,深有感觸的對家人說:“這次到市中心醫院住院,感覺到醫生護士的態度更熱情了,跟我們說話的語氣也更好了”。
近一個月來,和章大爺有相同感受和體會的患者及家屬很多。這是市中心醫院緊密結合當前醫德醫風專項整治工作要求,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,改善患者就醫體驗,構建和諧互信的醫患關系,在全院范圍內推行“改稱呼、降語調、換笑臉”服務細節改進舉措所取得的效果。該院通過從細微處入手、在態度上著力,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傳遞醫學溫度,彰顯人文關懷。
改稱呼,從語言上拉近與患者的距離。過去部分醫務人員習慣以床號、病種代稱患者,如今全院強調必須使用尊稱,如“叔叔”“阿姨”“同志”或患者更易接受的稱呼,嚴禁“某某床病人”“某某床家屬”等,讓患者及家屬感受到被尊重、被重視。這一改變不僅體現了醫務人員對患者人格的平等對待,也進一步增強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感。
降語調,從溝通方式上優化服務體驗。醫院要求醫務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保持溫和、耐心的語氣,避免高聲快語、語氣生硬,尤其在患者情緒焦慮或反復詢問時,更要做到細心解釋、舒緩情緒。許多患者反饋:“現在醫生護士說話更輕柔了,我們能更安心地配合治療!
換笑臉,從表情和態度上傳遞善意與關懷。醫院倡導醫護人員在面對患者時保持微笑、眼神專注,杜絕冷漠、不耐煩等消極表情。以溫暖的表情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,讓笑臉成為醫患之間建立情感連接的橋梁。
自推行“九字服務方針”以來,隨州市中心醫院醫患關系顯著改善,患者滿意度持續提升,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。許多患者和家屬表示,在這些細節中感受到了醫院的用心和醫務人員的體貼,紛紛稱道:“現在醫院不僅技術好,服務也更有人情味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