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吳財榮 通訊員 劉禮剛
一粒小小的堅果催生特色產業,帶富一方。走在廣水市十里街道寶林寺村,碧根果果樹遍布房前屋后、山間地頭,這種原產北美的山核桃樹成為村民的希望之樹。
9月19日,沿著崎嶇的山道,記者走進該村楊樹田碧根果種植基地,只見梯田形的邊坡上樹木成蔭,高大的樹冠上,一簇簇被外層青皮包裹的碧根果掛滿枝頭!耙粋多月后,就可采收上市!蓖鴺渖系睦劾鄞T果,種植戶夏建林滿臉喜悅。
碧根果,即美國薄殼山核桃,果實呈長橢圓形,外殼一捏即碎,深受市場青睞,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,被譽為“保健堅果”。
讓碧根果扎根寶林寺村,實現“一村一品”的帶頭人正是夏建林。他是有著18年工齡的銀行下崗職工。2005年,處于人生低谷的夏建林,不得不另謀生活出路。一次,他在網吧上網時,看到了云南省林科院專家習學良推送的碧根果種植信息,引起了極大的興趣。他開始查閱薄殼山核桃種植技術,還買來相關書籍學習。
越是鮮有人涉足的產業,也許會成為未來的財富源泉。夏建林勉強說服家人,開始了云南考察之行,并購回100棵果苗試種。到了第四年,他發現樹上結果了。碧根果試種成功,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。他果斷從廣東辭工回鄉,在村委會的支持下,承包荒山100畝,一頭扎進深山,雇請本地村民整地種樹。當時,山中沒有電,他晚上就點著煤油燈,一守就是數年。
碧根果對生長環境極其挑剔。湖北省林科院專家得知廣水寶林寺村引種了碧根果,專程來到基地調研,對水質、土樣、氣候等進行測定,認為該地適宜碧根果種植,并將基地列為科研示范基地,建立長期指導關系。
當時,種植碧根果不被人熟知,夏建林逐步摸索果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的方法。原來防治“天!敝x,采用棉簽蘸藥堵塞蛀孔的方法,早已被藥物噴灑浸潤的方式取代,節約了人工成本。隨著碧根果種植在各地推廣,豐產種植和防治病蟲技術不斷攻關。如今,碧根果育苗、施肥、防蟲、銷售、深加工已形成完整產業體系。大家還組建了碧根果微信群,全國各地種植戶相互交流學習。
夏建林介紹,碧根果果樹屬大喬木,一畝地栽種10棵,一般選擇土層深厚、水源充足、背風向陽的地塊種植。經科學管理,產量會逐年遞增,豐產期能達百年。一棵10年期的果樹可產果60斤左右,能賺1000余元。不僅如此,碧根果果樹因其管護簡單、經濟效益好,果實不愁銷路,是非常好的經濟林木和綠化樹種。
為帶動更多村民走上種植碧根果的道路,2015年起,夏建林建立了100畝的育苗基地。使用嫁接技術,優化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。剛開始嫁接時,成活率不到5%。夏建林毫不氣餒,不斷探索新方法,同時到外地考察學習,使嫁接成活率穩定在50%以上。經過夏建林多年的嫁接培育和技術推廣,目前廣水碧根果種植面積已達到4000多畝,大多為抗病高產的“金華”“波尼”等優良品種。
二十年的堅守,夏建林在深山開辟了新賽道,創造了自己的財富。小小碧根果也拓寬了村民致富路,宛如村民的“綠色銀行”。下一步,夏建林計劃成立專業協會,帶動更多群眾增收,讓碧根果成為產業振興的金色引擎。
(責任編輯:夢回吹角連營 新聞熱線:0722-331892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