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宜昌快速路網
曾幾何時,“跨組團”“進出城”在宜昌市民的出行詞典中,還意味著較長的通勤時間。
而今,隨著“四縱六橫”快速路網藍圖加速照進現實,初步形成的“三縱三橫”骨架,正重塑著城市的時空格局。
“10分鐘上下快速路
20分鐘跨組團
30分鐘進出城”
正變?yōu)榭筛锌杉暗娜粘?/p>
近日,記者實地體驗,感受快速路網為城市帶來的效率變革與生活變遷。
快速路網讓城市“變小”
10月17日,秋雨淅瀝,記者駕車從宜昌城區(qū)果園二路附近出發(fā),從市中心居民密集地段實測快速路通行效率。導航自動規(guī)劃出最優(yōu)路線:經云集隧道至大連路,再轉港窯路上三峽大道快速路。雨水敲打著車窗,城區(qū)主干道的車流移動相對緩慢。

“超級互通”港窯路互通。記者李博言 攝
10點11分出發(fā),僅用時10分鐘,車輛于10點21分準時匯入三峽大道的主線車流。駛上快速路,通行節(jié)奏瞬間加快,全程無紅綠燈的暢快感,與穿行于城區(qū)主干道的走走停停形成鮮明對比。雖非通勤高峰,但雙向車流依然不息,可見快速路已成為市民出行的普遍選擇。
“城區(qū)大了,卻又像變‘小’了,F在從伍家崗到西陵區(qū),感覺就是一腳油門的事!奔易∥榧覎徑蕉鄫伞⒚咳镇屲嚽巴龒{創(chuàng)谷上班的市民馮穎敏感慨道,“早些年走夷陵大道像‘進城’,現在全程快速路,23分鐘準點到,時間比過去節(jié)省了一半!

港窯路互通車流不息。記者李博言 攝
快速路的魅力,不僅在于速度。
一路上
道路兩側緩坡上的生態(tài)植被
被雨水浸潤得愈發(fā)青翠
與遠處層林盡染的山體輪廓
共同構成一幅水墨長卷
三峽大道通過精心實施品質提升工程,將沿線節(jié)點打造成層次豐富的山體曲線,已成為迎接八方來客的城市風景走廊。
“我們追求的不只是一條路,更是一條與自然共生的綠色生態(tài)廊道。”宜昌市城建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策劃與研究科工作人員龔小飛說,在快速路網建設中,宜昌對道路可視范圍進行全域綠化提升,采用BIM技術對項目建設范圍內的地形進行整體優(yōu)化,與周圍山體有機融合。

宜昌東站。記者付蓓蓓 攝
10點33分,記者的車輛?吭谝瞬龞|站二樓進站口,22分鐘的雨中行程,是一次對城市通勤效率的生動驗證,也是一段穿梭于風景之中的愉悅體驗。
59座互通立交疏通城市血管
暢行的奧秘,深藏于那些打通城市“任督二脈”的關鍵工程——互通立交。它們不僅是交通節(jié)點,更是精密高效的“流量轉換器”。
港窯路互通,是目前宜昌城區(qū)工程體量最大、匝道層數最多的立交,被稱為“超級互通”。它采用“單環(huán)圈梨型”全互通形式,新建的12條匝道總長5.25公里,在空中交織出優(yōu)美的弧線。不僅實現了三峽大道與港窯路的全互通,更新增了與橘鄉(xiāng)大道的連接匝道,緩解中南路片區(qū)交通擁堵。

港窯路互通采用“單環(huán)圈梨型”全互通形式。記者李博言 攝
金東山家居建材市場的商戶向濤是這一變化的直接受益者,“現在出差去火車站,快速路就在門口,全程只需10多分鐘就到了!
這一“超級互通”的建成,是三峽大道蝶變的縮影。據宜昌市城建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張鵬回顧,三峽大道原為三峽高速公路的一部分,當時僅有桔城路、發(fā)展大道等4座互通立交,平均間距長達5公里,與相交道路聯(lián)系薄弱。轉變始于2019年,在三峽高速收回和宜昌收費站東遷后,宜昌啟動了三峽大道互通立交建設。
花溪路峽州大道至小鴉路互通6月7日通車



“十四五”期間
三峽大道迎來飛速發(fā)展
新增了
花溪路、合益路、港窯路、西陵二路
4座互通立交
三峽大道互通平均間距
成功從5公里縮短至2公里
集散功能得到質的飛躍
張鵬說,在中心城區(qū)快速路網中,目前像這樣的互通立交已有59座,將一條條快速路“快快銜接”,形成一張覆蓋中心城區(qū)的快速路網。

7月10日,航拍的花溪路延伸段一角。 (記者黃翔 攝)
空中俯瞰,59座互通立交已飛架于宜昌城區(qū),織線成網。它們如同強有力的心臟,讓“三縱三橫”的快速路網血脈暢通。
快速路網不斷拓展城市骨架
城市的脈動,向著規(guī)劃中的未來強勁延伸。在花溪路市政工程項目現場,寬闊的雙向六車道主線已初展雄姿。


花溪路快速路被稱為“垂江大動脈”。記者 李博言 攝
這條被稱為“垂江大動脈”的快速路,南起伍家崗長江大橋,北至昌磷路,全長19公里,總投資29.7億元,是支撐城市北拓、連接宜昌北站的快速大通道。
據了解,花溪路一路向北延伸19公里后與宜昌北站相連通。主線通車后,市民從中心城區(qū)到北站的通行時間將由40分鐘大幅縮短至15分鐘左右。
這一變化,標志著宜昌“四縱六橫”快速路網正加速閉合,藍圖正以加速度照進現實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
宜昌中心城區(qū)道路連點成線、連線成網。
2021年
港窯路快速路通車
伍家崗長江大橋通車
三峽大道與合益路互通建成
2022年
江城大道通車
2023年
三峽大道與花溪路、港窯路、西陵二路互通建成
2024年
三峽大道與中南一路互通立交建成
峽州大道與鴉猇高速互通立交建成
2025年
花溪路快速路全線通車
峽州大道三期部分通車



峽州大道三期先鋒路—楊家店段
截至目前
規(guī)劃總里程達450公里的
“四縱六橫”中心城區(qū)快速路網體系
已基本形成
“三縱三橫”快速路網體系
通車里程達141公里
快速路網密度達0.64公里/平方公里
互通立交建成59座
“宜昌道路建設最大特點是快速路密度較高、成環(huán)成網!睆堸i說,快速路網建設已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,基本實現“10分鐘上下快速路,20分鐘跨組團,30分鐘進出城”的預定目標。
當前,夷陵長江大橋延伸段快速化改造、峽州大道三期等快速路項目正在加快建設,東方大道延伸段也即將啟動實施?焖俾肪W的持續(xù)推進,不僅提升了宜昌市民出行的效率,更拓展了城市的發(fā)展框架,改變了市民生活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