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州新聞網訊(通訊員劉冬梅、劉白云)“孩子在校吃得好不好?”這是家長們最關切的問題,隨縣烈山湖學校以創(chuàng)新實踐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應。學校立足“琢樸后勤,匠心育人”的精神內核,將校園餐打造成家校共育的“連心橋”,通過“數字食堂”智慧管理與“家校共治”監(jiān)督模式深度融合,構建起覆蓋食材采購、加工監(jiān)管、消費反饋的全鏈條校園餐安全生態(tài),用科技與溫度詮釋“舌尖上的教育溫度”。
學校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,搭建起從田間到餐桌的數字閉環(huán)體系。接入全縣“數字食堂”監(jiān)管平臺后,每批次食材的供應商資質、檢疫證明、入庫時間等信息均通過智能稱量設備與影像采集技術實時上傳區(qū)塊鏈,實現全程可追溯;操作間內,溫濕度傳感器、AI監(jiān)控設備與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技術構成24小時“數字衛(wèi)士”網絡,自動識別不規(guī)范操作,縣級監(jiān)管部門可實時掌握食堂動態(tài),讓“技術+制度”雙保障落到實處。
與此同時,學校創(chuàng)新推出“家長試餐+校領導+教師”三級監(jiān)督機制,每月開展“家長試餐日”活動,家長代表持邀請函全程參與食材驗收、后廚參觀、餐品試吃,親眼見證食材從智能冷庫到操作間的流轉,查看詳實臺賬與第三方抽檢報告,感受“色標管理”“生熟分離”“嚴格留樣”等規(guī)范流程。主廚推行的“減鹽少油”理念更讓家長放心,番茄炒蛋用代糖調味、紅燒獅子頭以豆腐替代部分豬肉的健康菜品設計,收獲了98%家長的五星好評。
從“數字留痕”到“智慧共治”,從“一時監(jiān)督”到“永遠在線”,隨縣烈山湖學校以數字賦能后勤食堂管理,將監(jiān)督權交給家長、將管理權交給數據,構建起家校社協同的校園餐安全新生態(tài)。這一創(chuàng)新模式不僅守護著全體師生的“舌尖安全”,更以最直觀的方式筑牢了家校信任的基石,彰顯了教育始于安心一餐的初心與擔當。